一、养老养生研究的背景

(一)社会背景

1、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养老推向关注的焦点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:凡60岁以上人口大于人口总数的10%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大于人口总数7%,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,则证明该国进入老年化。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就已经占到10%,65岁以上人口占到7.3%,标志着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国家。

图1:60岁以上老人口数量及其比重动态图

(如图1)所示:近几年老龄化程度逐渐递增,由《2012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截至2012年末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.94亿,占总人口比重14.3%。预计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老年人口将达到 2.21亿,届时高龄化趋势也将日益明显,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00万,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,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。

联合国根据近40多年我国和美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变化情况,以出生率恒定为假设前提,对两国未来40年60岁以上老人进行预测(如图2所示),得出仅一代人之间,我国老龄化将超过美国,这使得养老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所关注的焦点。

图2: 中国与美国60岁以上老人口比率动态变化比较图

2、亚健康群体的激增将养生推向公众的视野

空气污染、水泥森林等生活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。从2011年底至今,我国北京及周边河北、山西等城市雾霾现象严重,城市空气质量持续下降并无明显改善趋势,PM2指标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;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人们心理和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,过劳死等现象引起社会对健康养生的关注,并将目光集中在养生产业以希冀实现“亚健康预防、治未病、促长寿”的健康目标。

(二)经济背景

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约为6767美元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,比上年增长12.4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9.3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,比上年增长9.7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7.0%。根据相关经济理论, 人均GDP在3000—10000美元之间的阶段是物质需求爆发性膨胀的阶段,居民消费结构迅速转变的阶段,人们对品质的追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。据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,截至2012年3月28日,中国“高净值人群”(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)已达到270万人,平均年龄为39岁,其中,个人资产达到亿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6.35万人,平均年龄为41岁。

按照消费者行为理论,收入的增加会使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向右平移,这就意味着,中产阶层追求生活品质提升、健康关怀等高层次生活要求,必然带动旅游休闲、养老养生产业快速发展。在整体消费不断提高的过程中,老人的消费也不断提高,据统计,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人均年消费额在4000元,全国老年人消费额在3200亿元,而且老年人的生活收入在较稳定地增长,有着大量的空闲时间,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、特殊的需求市场,老年市场。

(三)社会文化背景

传统的养老方式多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、社会养老为依托、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方式。但是,在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的今天,大量出现的“四二一”家庭和“空巢”家庭使得单纯依托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其社会需求,同时新的养老养生需求动机强烈。恰逢其时,社会物质水平的极大丰富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医疗状况得以改善、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、思想观念也发生着转变。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老龄群体,其身体素质、心理状态较之以往都有一定的改善,逐渐追求养生、自立、想成为自己的主人,做自己想做的事,如想增长见识以丰富人生阅历,或缺失归属感的老人希望亲近自然与生命为邻。老龄人口可自由支配的时间、收入与其心理需求共存,使得养生养老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。

勇先创景
勇先创景
勇先创景